对于平台的消费者而言,物美价廉是购物的首要原则,其中价廉并不意味着追求无止境的低价,而是满足其心理预期的合理价格。而且亚马逊卖家勒令禁止出现“价格战”等恶意扰乱市场的行为,同时,按照最新的A10算法,产品价格低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及转化,所以卖家们不能对Listing胡乱地降价,而是要提前做好适宜的定价策略,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争取利润最大化。

亚马逊产品定价

如何定价

1.参考市场

以过往的经验来看,用生活类产品的均价及销量数据来分析,一般情况下定价在25美元以下是低端走量区间;定价在25美元~50美元是中端区间;定价在50美元以上的属于高端区间。以上各区间指的用户的消费层级,层级越高目标客户的心理预期越高,利润也相对越高,但在销量上可能比不上低定价区间。而实际情况是根据品类的不同,上述区间会有动态调整,比如3C类的产品,可能400美元的单价属于低端区间,10000 美元单价则属于高端区间。由此可以看出,虽然卖家对Listing有自主定价权,但价格定得对不对还是市场决定的。所以,除去自身产品的成本核算,还需要重点考察目标市场的价格动态。

举个例子,在参考市场均价的时候,我会利用数据软件比如ZonGURU来分析出目标市场的品类均价。在这期间我会对目标产品进行过滤,剔除非直接竞品,让市场均价更准确。

接下来,我会挑选TOP卖家进行数据分析,查看价格及销量变动的趋势,了解同类产品的弹性需求指数。 由此我就能做出自身产品对应排名及销量和价格的调整区间。

2.价格矩阵

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,很多消费者会按照价格来搜索,将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作为购买决策。站在卖家的角度,针对消费者的这特点, 我们可以采取多变体的价格矩阵。

这样做有两个好处。其一,鉴于消费者日常对比价格的购物习惯,我们可以引导客户在Listing的变体内部做选择,价格的不同会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去联想变体间的差异,最后有可能说服自己选择其中的一款,也有可能在比较完价格后离开。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实现了目标一 -尽可能长时间地把用户留在 Listing页面。其二,在类目产品竞争激烈的当下,调低价格往往是众多卖家的惯用手段。有了价格矩阵,我们可以针对目标竞品进行自身产品的定位划分,采用价格梯度实现精准打击。

(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连连国际赞同其观点和立场)